根据省、市培育壮大山西药茶产业的部署,助力临汾市药茶产业升级发展,临汾市农机中心对全市药茶产业及药茶机械设备需求进行摸底调研,具体报告如下:
一、药茶发展现状及主要品种。
临汾市药茶加工企业(含合作社)45家,在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的有12家,药茶原料种植基地7.5万亩,年加工成品茶200余吨,年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从业人员2500余人。从加工工艺来说,临汾市的药茶有绿茶、红茶和黑茶三类,品种有连翘茶、蒲公英茶、牡丹茶、菊花茶、玫瑰花茶、槐米茶、苦荞茶、茵陈茶、金银花茶等26个、70多款产品。
二、药茶生产和加工主要使用的机械和设备。
从药茶生产的种植、中耕、除草、采收、清洗、熟化、柔丝、炒制、烘干、计量、包装、冷藏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机械设备的助力。只是由于各个企业考虑资金、人员和生产环节的管护需要,决定是否使用机械。但在重要环节和加工量巨大或人力难以承受的节点,就需要使用机械。
三、药茶生产和加工主要存在的问题。
1、宣传推广力度不够,急需加大宣传,增加大众认可度、增加销量。
2、急需制定每一种茶的行业标准,确保饮用安全。
四、急需购置和引进的机械设备
(见药茶机械设备需求清单)。
五、出台的扶持政策、药茶产业规划和下一步打算。
以安泽、古县、乡宁、汾西等为主要区域,以连翘叶茶、槐米茶、蒲公英茶、牡丹花茶、玫瑰花茶、金菊花茶、黄芩茶、银杏叶茶、苦荞茶、文冠果业茶、槐花茶等为重点,大力开发极具市场开发价值的药茶产品。
支持临汾裕丰特、安泽禾清源、侯马鸿舟、乡宁醴泉、汾西龙荞等药茶企业,深度挖掘药茶文化和功效,加大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力度,制定行业技术标准,把药茶打造成为中国第七大茶系。到2020年、2022年,全市药茶产业年产值分别达到0.3亿元、0.8亿元;到“十四五”末,药茶产业年产值达到1.5亿元。
近年来,临汾市瞄准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升级,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市场价值。将发展药茶产业与脱贫攻坚、绿色生态、文化传承、产业集群相融合,着力提升产品的源头质量、工艺体量、文化分量、科技含量、群体数量,努力实现品牌增值、产业增强、农民增收、环境增色、文化增辉,使药茶产业真正发展为健康产业、富民产业、支柱产业。
为促进药茶产业发展,临汾市将加大政策支持,重点支持药茶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科技研发、标准体系构建、品牌建设、市场拓展、金融服务等;今年(2020年7月31日)成立“临汾药茶产业联盟”,实行股份制经营、市场化运营模式,加强品牌管理运营、产品质量追溯、标准研究制订、基地建设、技术攻关,带动中小企业发展,逐步形成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拥有核心技术的临汾药茶产业集群;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的思路,推进药茶生产基地建设;管理运营好“临汾药茶”区域公用品牌,同时做大做强连翘叶茶、沙棘叶茶等药茶子品牌,支持主产区申报农产品“三品一标”,鼓励企业打造产品品牌,建立完整的品牌体系,把药茶培育成临汾又一张靓丽时尚的“新名片”。同时,完善产品标准体系,推进临汾药茶功效评价工作,加大科技研发力度。
此外,为推进茶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依托临汾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和新兴的康养产业,将挖掘“晋商万里茶道”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打造世界茶文化之都和中国茶文化旅游第一城,在旅游线路沿线建设药茶文化体验基地,推动药茶与临汾特色旅游及乡村客栈有机结合,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互动、茶旅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