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沂水县被命名为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来源/作者:沂水县农机中心  日期:2021-01-04【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2020年12月22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的通知》,沂水县被命名为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去年以来,沂水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把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活动,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举措,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全县全程机械化发展水平实现了量的提升、质的飞跃,正走上全程、全面、高质、高效的快车道。2020年6月16日,全国农机安全“宣传咨询日”(山东会场)活动,9月18日,全省农机事故应急处置演练,6月5日,全市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两全两高”农机化示范创建现场推进会相继在沂水成功举办。

  作为山区农业大县、农机大县,截止目前,沂水县农机总动力已达90.97万千瓦,农机总值达到7.6亿元。拖拉机保有量达56793台,大中型拖拉机1100台,谷物联合收割机648台,花生收获机935台,秸秆综合利用处理机械3618台(套),喷杆喷雾等高效植保机械240台,粮食烘干机43台。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分别达到109万亩、119万亩、116万亩,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花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8.89%,高效植保机械化能力达78.33%,谷物产地烘干机械化能力达71.97%,秸秆处理机械化水平达79.25%。

  一是政府高度重视,部门配套联动,凝聚强大创建合力。沂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把创建工作纳入沂水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纳入全县科学发展观综合考核、全县农业农村工作考核。县政府专门出台意见指导创建工作,在2019年创建工作基础上,2020年又下发了《沂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沂水县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二是培树创建主体,加大财政扶持,农机社会化服务有效覆盖。县政府出台《关于推动农机合作社创新提升发展的意见》,县农机中心出台了《沂水县农机合作社年度管理考核实施办法》、《沂水县农机合作社县级示范社认定标准》等相关文件。明确各级合作社达标标准、条件,组织开展规范提升和清理整治活动,合作社建设管理水平快速提升。目前,全县农机化社会服务组织157家,共有注册登记的农机合作社78家,固定资产总额达0.33亿元。加大财政扶持,实施项目带动。争取上级惠农补贴资金、财政补助资金对合作社、农机户实施购机补贴、土地深松作业补助、秸秆还田补助、市级示范合作社以奖代补补助,县财政投入或统筹资金,用于全程机械化作业、烘干中心建设、捡拾打捆机械等创建项目补助。

  三是健全推广体系,加强教育培训,打造农机推广新平台。加强县、乡镇农机推广机构建设。全县共有农机推广机构19个,负责全县主要农作物在播种、收获、管理时段的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建立小麦、玉米、花生全程机械化核心示范园区13处、共2.9万亩,重点推广小麦、玉米、花生等全程机械化技术,高效植保技术。建起林果、生姜、烟草等全程机械化示范区28处。成立创建工作专家指导组。从省农机部门聘请项目专家组,帮助示范区优化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印制《沂水县全程机械化实用技术读本》,形成 “合作社+示范区+科技示范户”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推动智慧农业示范应用。在县农机中心投资10万元,打造集农机作业监测、远程调度于一体的信息化服务平台,提高农机作业质量与效率。

  四是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创建精准高效。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烘干机械购置户给予二次财政补助,依托相关项目资金,对高效植保机械、捡拾打捆机械购置户进行二次补助。自2019年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建立8处粮食烘干中心,新上日烘干能力30吨以上的大型烘干机20台,新增喷杆喷雾、无人机等高效植保机械100台,新增秸秆处理机械257台。

  五是舆论引导先行,深入宣传报道,营造浓厚创建氛围。围绕创建工作,县委宣传部、县农机发展促进中心联合出台创建宣传工作方案,开设创建专栏,编写《沂水县农机知识汇编》读本和《沂水农机》刊物,累计在中央、省市级媒体网站发表创建信息146篇。张贴宣传标语600余条,发放各类明白纸、技术手册、知识读本10万多份,为创建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营造了浓厚舆论氛围。(沂水县农机中心)

  

   


添加人:汪岩 内容审核:朗月
欢迎分享,转载请保留出处及作者。 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与监理网(http://came.net.cn/)。 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中国农机推广网」,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信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