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德惠市布海镇多元化种植让土地生金


来源/作者:长春日报  赵猛佳 日期:2021-01-25【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1月14日一大早,德惠市布海镇铁生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一栋栋温室大棚映着朝阳泛着银光,大棚里的农民将香瓜种苗移栽到已经覆好膜的土地。“蔬菜卖得差不多了,我们开始育香瓜苗,开春后是香瓜苗的销售旺季。”合作社负责人周铁生骄傲地说。

  布海镇是远近闻名的瓜菜之乡,是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吉林省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瓜菜成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方式。周铁生是布海镇长山村农民,在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引领下,他带领村民先行走上合作发展之路。“合作社刚成立时承包了100多公顷土地,后来开展了多元化种植,种完香瓜种蔬菜,蔬菜卖完了就育香瓜苗,这大棚一年不闲着,效益就上来了。”周铁生说。

  2018年开始,合作社开辟4公顷土地,建起40栋大棚种植香瓜,当年就实现了80万元的喜人收入。这个数字不仅让合作社社员看到了棚膜经济的前景,也吸引了更多村民加入合作社。目前,合作社社员已经发展到65人。随着社员人数的不断增加,合作社的规模也不断扩大。2020年,合作社再次增加了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3栋。为了合理利用土地,合作社采用一年两茬的种植方式,不仅蔬菜种类多、品种全,销路也广,真正实现了土地生金。

  春天时,合作社就带领社员种植香瓜和黄瓜、柿子、茄子等。夏天时就种第二茬蔬菜,有豆角、黄瓜、柿子、辣椒等。全国各地的菜商都来这儿拉菜,销量很好。菜卖完了就育香瓜苗,开始新的种植周期。

  随着蔬菜种类的增多,用工量也逐渐增加。从育苗、嫁接、移栽到棚内各种农作物的田间管理,都需要大量人工。今年51岁的张清华是长山村村民,她一直在合作社大棚务工。“一天100多元钱,一年总收入两万多元,为家里增加了收入。”张清华说。和张清华一样的村民还有很多,仅两年的时间,铁生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工人数量已经接近5000人。

  2020年,合作社棚膜经济收入达到100多万元。目前,村里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建大棚,种瓜菜。全村的蔬菜大棚已经达到100多栋。


添加人:于海洋 内容审核:朗月
欢迎分享,转载请保留出处及作者。 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与监理网(http://came.net.cn/)。 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中国农机推广网」,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信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