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上河湾村里“春光好”


来源/作者:长春日报  袁 达 郭明月 日期:2021-03-22【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间苗、嫁接、装盘……3月初,虽然室外仍是一片萧瑟,但九台区上河湾镇上河湾村的温室大棚里已是春意盎然,村民在大棚里忙碌着,刚刚长出来的一株株绿色蔬菜幼苗焕发出勃勃生机。

  “2020年,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建了两栋温室大棚,没想到收益真不错,后来我索性又建了两栋,现在已经陆续出苗了!”看着自家大棚里嫩绿的小苗,上河湾村村民张俊有笑容满面。

  以前,上河湾村就有不少种植蔬菜的农户,但是品种单一、种植零散,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化。2020年,九台区大力打造“千倾地 万栋棚”项目,为上河湾村大规模发展棚膜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我们决定将棚膜经济作为村里的主导产业。”上河湾村党总支书记董旭伟先后和多家搞棚膜种植的企业联系,并带领部分村民前往四平市梨树县进行实地考察,“但很多村民还是存在观望心理,于是我们就决定由村干部先带头,率先示范建设。”董旭伟说。

  租地、筹集资金、建设大棚……发展棚膜经济并不是简单的事,大棚的先期建设并不顺利。由于银行贷款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为了抢进度,争取种上两茬菜,董旭伟自掏腰包,拿出90万元提前垫付购买建棚物资,把自己的房产抵押给施工队,并通过各种渠道购买高品质钢材、棚膜塑料等,建起了村里的第一批大棚。

  看着村干部的大棚建起来了,原本观望的村民也动起来了。在董旭伟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蔬菜大棚的建设。从最初的几栋到如今的108栋,上河湾村蔬菜大棚的规模越来越大。从西红柿、豆角到香瓜、生姜,大棚里种植的蔬菜水果种类也越来越多。2020年,上河湾村温室大棚平均每栋产量3.5万公斤、产值8万元,还为本村200多名村民提供了就地就业机会。

  现在,上河湾村又有一批新的温室大棚开始建设。“今年,我们准备再建设100栋日光棚,同时积极探索种植中草药,拓展种植品种,增加村民收入。”董旭伟说,有了棚膜经济的强力支撑,上河湾村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添加人:于海洋 内容审核:于海洋
欢迎分享,转载请保留出处及作者。 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与监理网(http://came.net.cn/)。 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中国农机推广网」,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信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