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南浔为现代化农业插上“数字”翅膀


来源/作者:浙江新闻  日期:2021-03-24【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3月19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千金镇的湖州南浔温氏智能化生态肉鸡养殖场,9栋“工厂式”鸡舍干净整洁,喂料、清粪、饮水、温度全部自动化控制。

W020200428521552915516.jpg

“通过手机屏幕监控,我就可以看到鸡舍里面温度、湿度、氨气、二氧化碳,还有风速,以及肉鸡对应的天龄。”湖州南浔温氏智能化生态肉鸡养殖项目相关负责人刘超告诉记者,这一项目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数字设备,降低了劳动强度,提升了养殖效率,农民年收入可达50万元以上。

从靠天吃饭到精准预判,这只是南浔为现代化农业插上“数字”翅膀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景象之一。

数字赋能乡村,究竟产生了哪些神奇效应?让我们走进的南浔,一起感受这片土地上数字化农业发展律动的“脉搏”。

亩产低?试一下可控化种植

农田什么时候最适宜播种?今年这块地种什么?何时需要浇水施肥和除草?……这在以前,对于农户来说,可是一桩桩都极费时间和精力的。而如今在南浔,一个平台,即可进行精准高效的数字化操控。

眼下,正是春耕备播时节。在南浔区旧馆镇港胡村,村民田来根正在翻犁农田,伴随着农机忙碌耕作,成群的白鹭在田间悠然觅食、嬉戏,和谐共处,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田园春耕图。

不远处的星光高品质数字粮油示范基地里,电子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稻田的“健康指数”,包括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等参数。“今年春耕是最轻松的一年,种田能手的本事成为了过去,亩产值也翻了一番。”田来根说。

“现在种田也讲究‘科技含量’,田边装有传感器,各项数据会直接传输到基地屏幕,更有利于实行病虫害智能预警监测,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该基地相关负责人说,如今农户不在单打独斗,哪里种小麦,哪里种油菜,都有了统一规划,甚至连有机肥都要根据土壤数值进行研制。

无独有偶,走进旧馆镇北港村的果蔬高新科技孵化园,记者看到,联栋设施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果蔬生长在没有土壤的盆子里。

种子生长可以不需要土壤吗

“我们采用了可控化的栽培模式和数字化的管理模式,集成应用数字化温室系统、数字化无土栽培系统、智慧水肥一体化系统、物联网系统等先进农业装备,结合作物不同品类配制配方基质及配方肥,实现了全面应用现代设施农业无土栽培最新技术。”该项目技术负责人程仲谋说,项目全面投产后,果蔬亩产较传统模式相比能提升4-5倍。

2T7A4809.JPG

据了解,该基地共建设数字化玻璃温室1万平米,高标准联栋温室5.8万平米,设置数字化彩椒工厂、数字化番茄工厂、数字化叶菜工厂、数字育苗工厂等作物工厂。

养不好?用一下智能养殖

除了粮食,近年来,南浔区还围绕渔业进行数字化赋能。3月16日,在南浔区和孚镇漾东村的千亩“跑道鱼”示范园区内,负责人吴华东正在使用手机对鱼塘进行远程监控。“鱼塘的水温、含氧量,鱼塘里的鱼吃得好不好,有没有生病,一部手机就能实时看到。”吴华东笑着告诉记者。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浙江庆渔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快捷便利高效的24小时物联网实时监控平台。”吴华东告诉记者,以前养鱼全凭经验,可以说是“靠天吃饭”,担心鱼塘含氧量不足的他只能整夜巡塘,常常一宿无眠。

如今,24小时远程遥控,有了精确的数据支撑,提供准确的预测和科学决策,躺在床上都可以养鱼了。

与传统渔业养鱼相比,据了解,这套设备引入物联网水质监测系统、智能增氧系统、智能化管理系统、紫外线杀菌系统和臭氧消毒系统等,不仅能把鱼浮头死亡率降到零,还能提高饲料利用率和产量,预计养殖户每年经济收益可增长10%以上。

“6岁那年,家里养了青鱼和草鱼。但一天晚上,整个鱼塘缺氧,辛苦养的鱼都死了,大人们都在嚎啕大哭,却一点办法都没有。”浙江庆渔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杰告诉记者,随着南浔区绿色渔业发展,物联网+互联网的模式应用风生水起,改变了过去“养殖凭经验、水质全靠看”的历史,真正做到养鱼“一人通宵,千人睡觉”。

W020200612594795310421.jpg

这片“数字鱼塘”,是南浔区打造的现代农业数字基地之一。依托“庆渔堂”物联网服务体系,目前,南浔“数字”养鱼技术应用面积已达10万余亩,较传统养殖亩均利润可提高1500元。

卖不出?来一次网络直播

农业的数字化是全链条的,仓储、物流、加工、销售都纳入了云平台。在线直播南浔大甲鱼、练市红烧羊肉……日前,南浔首届水晶晶网上年货节启动,11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商家代表与主播一起,开展集中直播带货活动,为市民消费者在线推介产品,加速了农产品销售。

W020210201357612525674.jpg

“产品营销、信息服务已成为农产品销售的重要保障要素。”南浔区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说,基于这一新模式,南浔区加快优农汇电商平台建设完善,引导农业主体加强与电商平台的对接和自建平台的建设。同时,加快推动5G网络布局和商用进程,开发和推广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技术、产品、应用和服务,提升农村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据统计,南浔区已建立数字化示范基地30余个、数字化平台3个、辐射面积10万亩,规模化农业经营主体数字化应用率达30%以上。

W020201203487230528897.jpg

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助力南浔“数字”农业不断变大变强。在南浔练市镇的红美人基地,工作人员只需一部手机就能启动大棚的喷滴灌、卷帘等设备,通过放置的电子传感器实时监测,掌握温度、湿度等数据,如有异常情况,手机还会收到预警;在南浔区双林镇的稻虾基地里,通过无人机进行巡田,可以全面监测和掌握地块级农情,及时发现问题,提供针对性决策诊断……去年,南浔入选2020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

如今,南浔“数字”农业正走在“春天里”。接续奋斗,下一步,南浔区将谋划建立“农业农村资源数字化一张图”,实现政府、企业、市场等多方数据共享,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丰富、准确、实时的数据资源。



添加人:董玉玲 内容审核:董玉玲
欢迎分享,转载请保留出处及作者。 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与监理网(http://came.net.cn/)。 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中国农机推广网」,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信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