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吉林市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来源/作者:江城日报  徐俊峰 王锋 日期:2021-03-30【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吉林市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夯实粮食安全保障基础。据市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到今年底,全市将累计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良好的高标准农田27万公顷,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突出集中连片,实施规模建设。遵循“突出重点、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分期建设”的原则,以长吉接合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为重点建设区域,沿长吉南、北两线公路两侧,持续打造百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带。今年,吉林市将打造永吉县万昌镇1.3万公顷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和昌邑区桦皮厂镇0.7万公顷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各县(市)同期完成1个示范乡(镇)建设任务。2025年,全市预计完成30个整乡(镇)建设任务。

  规范建设内容,统一建设标准。高标准农田建设要瞄准实现农田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根本建设目标,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科学设计建设内容,突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土地平整、土壤培肥、新技术推广、土壤监测等地力提升措施的投入比例,控制单个项目区内用于田间道路建设的资金比例不得超过项目总投资的30%。建成后,水田宜机化程度要达到100%,真正实现高标准农田旱能浇、涝能排、稳产高产。

  创新建设模式,实施综合治理。创新“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国土空间和水资源利用规划相结合,与流域治理、水土保持、大中型灌区建设、“四好农村路”建设、撂荒地复耕复垦、生态保护相结合,与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旅游、产权制度改革、脱贫攻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相结合,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载体,将区域内资本、技术和资源等要素进行集约化整合配置,发挥项目建设综合效益,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区域内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严格保护利用,持续发挥效能。各县(市)区将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管护办法,明确管理主体,落实管护责任,严格管护标准。通过财政补助、村集体公益金提取、村民“一事一议”、使用者付费和市场化运作等多种方式,拓宽管护经费来源渠道,确保建成的工程设施定期维护,发挥长期效益。严格耕地占用审批,禁止随意占用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和非农设施等。经依法批准占用高标准农田的,需同标准落实占补平衡,实行先补后占,确保高标准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添加人:于海洋 内容审核:朗月
欢迎分享,转载请保留出处及作者。 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与监理网(http://came.net.cn/)。 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中国农机推广网」,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信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