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给“透支”的土地补能量


来源/作者:长春日报  梁 闯 日期:2021-04-06【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3月28日,在榆树市环城乡八家村,坤泰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温室大棚迎来新的种植周期。伴随着泥土的芳香,几名工作人员将一株株香瓜种苗栽植到土壤里。“5月份早瓜开园,10月份晚瓜上市,入冬后蔬菜开售,春节前草莓成熟……园区13栋大棚不闲着,茬茬收获在‘刀刃上’,抢占市场先机。”园区负责人宋曙光骄傲地说。

  俗话说:“一两黑土二两油”,但如此高强度的“满负荷”运行,即便是肥沃的黑土地也会不堪重负,使有机质、有益菌、养分消耗加速。如何让黑土地可持续是坤泰现代农业产业园面对的难题。在农技专家的建议下,园区采取测土配方施肥的方式,人工添加腐殖酸土地缺乏的微量元素,为“透支”的黑土地补充能量。

  “每公顷土地增施1000克生物菌剂,每克富含1500亿个活性生物菌,这样的土壤活力十足。”宋曙光介绍,菌剂施入土壤后,生物菌需要一个适应、生长、供养、繁殖的过程,一段时间后才能发挥作用,在施足农家肥的基础上效果更佳。

  改良黑土地是个慢工夫,一旦盲目增加化肥使用量,作物不仅生长受限,还会降低产量。园区在增施生物菌剂、有机肥的基础上,杜绝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从根本上防止土壤板结,调节土壤酸碱度。经过4年的精心养护,大棚内的黑土层增加了10厘米。

  “夏季施肥储存营养过冬,秋季施肥保花保果。每年7月末和10月末,园区都会在歇地时给土壤集中施下农家肥,保证果蔬的绿色品质和口感。”宋曙光告诉记者,翻地时每栋大棚增施200公斤农家肥,会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剧增,促进生物菌大量繁殖,活化养护土地。

  从过去的“一炮轰”施肥、大水漫灌,到如今的现代农业,科技正在改变传统的耕种方式。作为长春市首批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园区,坤泰现代农业产业园将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土地休耕等一系列农业新技术贯穿种植过程,随时监控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以及土壤情况。

  “水肥一体化效果就相当明显。化肥和水分的利用率提高了,既改善地力,还能节省成本。”宋曙光按下启动键,水分将生物肥和有机肥充分溶解,顺着水肥一体管网系统进行一对一孔位滴灌,每一垄土地都获得均衡营养,为维系土壤生命力注入营养和能量,“水肥一体化技术让肥料利用率达75%,水分利用率在90%以上!”

  早规划、早实施。今年年初,坤泰现代农业产业园就制定了整年的温室大棚种植方案,合理利用地力抢抓农时,实现四季采摘不间断,地力上去了,大棚一年不闲着,收益自然就上来了。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榆树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合理化用地、科学化种植、精细化管理,真正实现土地生金,农业可持续发展才能有保障。2021年,榆树市棚膜园区将计划发展到112个,棚膜面积发展到7.2万亩,棚膜蔬菜产值实现31亿元。


添加人:于海洋 内容审核:朗月
欢迎分享,转载请保留出处及作者。 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与监理网(http://came.net.cn/)。 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中国农机推广网」,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信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