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福县农机化工作紧紧围绕 “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战略要求,扣准农机化发展主旋律,紧紧把握现代农业的核心、特征、目标及特点,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的整体布局,让农业机械化全面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合理渗透到现代农业发展的各个重点、环节、方面,从而推进现代农业优质、高效发展。三年来,全县农机化事业再上新台阶,实现了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回 顾
一是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得到扎实推进。2018年以来,我县累计完成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达2100万元,均较好完成上级布置的补贴任务,得到了上级业务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好评。三年共补贴全喂入联合收割机403台、轮式拖拉机144台、连栋温室大棚8640平方米,无人机7架,组合米机10台等等,共计补贴机具988台。同时还开展了农机报废更新,农机购置贴息贷款等农机惠民政策。这些惠民举措,极大地提升了该县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对拉动内需,提振我国经济发展信心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是农机装备不断优化,农机化作业水平大幅提升。在各农忙时期,积极组织农机开展春耕、双抢、秋收冬种、抗旱排涝等一系列农事活动并做好相关服务工作。至2020年,全县拥有各大类型拖拉机8932台,收割机2515台,微耕机5181台,各类农产品加工机械1175台(套)….农机总动力达36万千瓦,全年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综合率比上达79.8%;机耕水平99.48%;机收水平97.3%。机电排灌,机械化防灭虫等均得到飞速发展,保障了粮食安全生产,充分发挥了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的艰、难、险、重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机化不断向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延伸,并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三是农机社会化服务项目有新突破。为进一步引导、培植一批规模大、机制活、服务能力强的农机服务组织,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我局因势利导,全面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各项作业。全县新增各类农机专业合作社达22家,经过三年的“政府购买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的扎实推进,到目前,全年22家项目承担主体年可完成机械烘干社会化服务作业量 15万吨,将获得适量项目补助资金。粮食烘干企业的快速发展成为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又一主力军,对创新农机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树立了样板,形成了以服务为手段,融示范、推广、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的新型农机服务机制。
四是农机安全生产保障有新作为。近年来,我县农机局加大对农机监理业务的管理力度,加强农机监理人员业务学习,使监理人员熟练掌握法律、法规和规章,精通农机监理业务,确保各类法律文书及案卷管理规范,运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内容完整、资料齐全、装订规范;建立健全各项内业规章和管理制度,规范内业工作流程,切实做到一车一档、一人一档,按时归档。结合全县开展的综合整治及农机补贴工作,对无牌行无证、违章驾驶、脱检脱审、非法拼装改装等危及安全生产行为,采取定点流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执法检查,与工商和质监等部门联合,开展对农机经销、维修和作业市场综合治理,维护了农机经营和消费者的权益。”多年来,全县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没有农机质量投诉事件,全县未发生重特大农机安全生产事故,农机安全生产得到了有力保障。
二、困 惑
尽管我县农机化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也存在着明显不足,主要是:
1、农机装备结构不够合理。表现为农机装备结构存在“五多五少”的问题,即小型机械多,大中型机械少;动力机械多,配套机械少;种植机械多,畜牧、养殖、加工机械少;粮食生产机械多,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少;低端机械多,高端机械少等。
2、农机人才十分匮乏。从种植业人员看,年龄多在50岁以上,文化程度初中、小学居多,高中(中专)屈指可数,大专更是凤毛麟角。从农机操作手看,“70后”、“80后”占主流,但就调查的情况看,操作手的初中学历占大多数,高中(中专)十分稀罕。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奇缺,智能化、高端化、大型化农机缺人动,坏了不会动、不敢动的尴尬时常显露。
3、基础设施不够配套。“农业靠天收”、“有机无路走”、“有机无处放”的问题仍未从根本上改变,农业靠天收的局面还未从根本上改变。”有的经过高产农田整治的道路,重载、宽幅农机仍不能通行。农机库棚没有得到合理规划和有效解决,有一半以上的农机户把农机置放露天,风吹雨淋,日晒夜露。农机维修网点布局不合理且维修简单粗陋,也影响了农机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展 望
近期的任务是:推动农业机械化从主要作物的耕种收环节向植保、秸秆处理、烘干等全过程延伸,由粮食作物向棉油花(生)、果菜茶等经济作物扩展,从种植业向养殖业、初加工业、设施农业等全面发展,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机械化支撑。为此,对我县农业机械化建设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加大农机装备更新换代力度,以挖掘农机自身潜力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大力发展高效农机、节能农机、环保农机,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激励作用,引导农民购买能耗小、效率高、效率好的农机具,推广多功能高效组合型农业机械,加快老旧机型更新换代速度,加速推进农业装备现代化。
2、培育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通过政策倾斜、示范引导、政企联动等措施,积极培育壮大农机作业、农机销售、农机修理三大服务主体。引导发展“全托管”、“机农合一”、“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等专业性综合化新型服务主体和服务模式。引导其开展“保姆型”、“菜单式”的社会化服务。对专业型、兼业型农机户要吸纳到农机专业合作社,利用“集体”的力量,使之做大做强。以农机推广、农机培训、农机销售、农机修理“四位一体”的模式为依托,把遍布县乡两级的小店服务,向农机4S店、农机电商、远程诊断、线上线下结合等新型服务方式转变。
3、提高农机作业水平。一是加快突破瓶颈、集成技术,进一步提升粮棉油茶大宗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加大水稻栽植、农产品精加工等薄弱环节技术推广力度,提升植保、秸秆处理、烘干等环节的机械化水平,促使良种、良法、良机配套,加快构建区域性标准化的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化的发展;二是在农机农艺融合上,加快推动品种、种养方式、产后加工等方面“宜机化”,推进品种、栽培养殖和机械装备集成配套,构建协调的机械化生产体系,以信息化加速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在农机服务模式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融合上,支持家庭农场、农机服务组织、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农机作业服务,促使机械化与规模经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4、加强农机基础设施建设。在机耕道建设中,既要考虑重载、宽幅作业机械的正常行驶,又要考虑田间作业机械的交错避让。对农机场库棚的建设,要按照国务院文件精神,把它列入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支持范围;对大型农机场库棚建设要给予资金补助,或者视面积大小给予以奖代补的支持。对于上述两个方面的建设用地,在不逾越18亿亩耕地红线和不占用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前提下,政府相关部门要优先考虑批准。
5、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在人才储备上,积极培养农机农艺综合人才,提高农机驾驭现代农业水平。县农机部门要苦练内功,通过系列“定期技术培训,优化职工素质”的多期农机农艺综合配套知识培训,使广大农机干部由“单一农机型”变成了精通农机农艺综合配套知识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