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邹城市五项措施护航“三夏”保丰收


来源/作者:邹城市农业农村局  孙丽 相程龙 日期:2021-06-21【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6月初,邹城市47.5万亩小麦正式开镰收割,截至目前,全市47.5万亩小麦基本收获完毕。据测算,全市小麦平均亩产量约520.12公斤,比去年增加7.62公斤,总产为24.71万吨,相比去年增加0.52万吨,延续稳产增收态势。

  一是强化技术指导。及时出台“防治倒春寒管理技术”、“全市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等10余项指导意见,指导农户科学开展田间管理。在夏收时期,组成农技指导组,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机械深耕深松、宽幅精播、机械镇压、测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咨询服务,助力夏粮丰收。

  二是开展“一喷三防”。面对年初小麦病虫害蔓延的不利态势,安排专项资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全市小麦全覆盖进行了“一喷三防”统防统治,组织市农业农村局专业技术人员及时深入生产一线查苗情、墒情、病虫情,为农户提供病虫害防治服务,保障夏粮丰收。

  三是提升良种覆盖率。通过实施小麦良种统一供种服务,积极推广适宜本地气候、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今年以来,济麦22、泰农18、红地95、山农28等优良品种占全市小麦种植面积的80%以上,小麦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为小麦丰产提供了强力支撑。

  四是提升耕地质量。去年以来,投资7500万元,完成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粮食生产能力实现质的飞跃,进一步保障粮食稳产增产。在全市同步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达到80万亩、覆盖率90%,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1.8万亩,商品有机肥施用量1.8万吨。

  五是净化农资环境。组织执法人员加大对相关生产经营主体和农资产品的检查、巡查力度,彻底清理、取缔不具备法定资质条件、或整改不到位的农资生产经营户,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宣传农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向农户普及识假辨假技术,提高了农户维权意识。

   


添加人:汪岩 内容审核:汪岩
欢迎分享,转载请保留出处及作者。 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与监理网(http://came.net.cn/)。 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中国农机推广网」,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信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