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沃野阡陌织锦绣 英城巨变谱新篇


——四平市奋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综述

来源/作者:四平日报  张宪双日期:2021-07-23【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七月盛夏,草长莺飞。

  伊通大米禾叶青青,梨树玉米长势喜人,双辽花生丰收在望,叶赫红果稚嫩含绿,花溪谷蔬果沁人心脾……夏日的英城大地,人们用双手和汗水孕育收获,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的春风吹遍英城大地的山野田间,全市农业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良好乡风民风加快培育,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四平市作为农业大市、粮食主产区,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不断谱写着阡与陌的锦绣篇章。


  农业旺:

  稳粮食 增特产 强牧业

  现代农业蹄疾步稳

  一年来,我市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稳粮食、增特产、强牧业,持续优化种养结构,提升农业供给质量效率,推动农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现代农业稳步推进。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广黑土地养分调控技术2009万亩次,新建高标准农田33.5万亩,推广国家试点县黑土地保护技术面积60万亩。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884.64万亩,比上年增加11.98万亩,全市玉米保苗率达到95.16%;

  全面落实保护性耕作任务,推广“梨树模式”493.3万亩,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单元14个,在300公顷生产单元上实现经济生态效益最大化,打造了现代农业生产样板,“梨树模式”再升级;

  着力破解土地、资金制约瓶颈,推进棚膜经济转型升级,全市改建扩建棚室园区2个,新增棚膜面积近500亩,上半年鲜食蔬菜等棚膜作物产量达12.4吨,同比增长15.9%;

  加快推进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建设,实施“秸秆变肉”工程,强力助推肉牛产业发展。截至上半年,全市规模养殖场发展到725家,全市畜禽养殖量达到3294.1万头(只),同比增长19.2%;

  坚持产业融合主攻方向,成功创建梨树县玉米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新打造6家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争取资金2000余万元,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20户,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同比增长22.8%……

  蹄疾而步稳,勇毅而笃行。这一组组闪亮的数字、一系列创新举措的背后,是我市为实现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努力和付出,也是我市奋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力证明。


添加人:于海洋 内容审核:朗月
欢迎分享,转载请保留出处及作者。 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与监理网(http://came.net.cn/)。 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中国农机推广网」,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信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