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双抢”季节。永州市冷水滩区各乡镇的田间地头,只见大大小小的农业机械正在翻耕水田、收割早稻、插晚稻秧苗。
7月26日,冷水滩区伊塘镇庙山村村民齐剑波开着旋耕机,将自家已收割完稻谷的稻田进行耕整。“我今年共种植400多亩地的水稻,其中早稻240亩,都采用各种农业机械,基本上10天左右就能收割完,现在已转入晚稻抢耕抢种阶段,今年,我的早稻是根据区农机事务中心的建议,以机械化抛秧方式种植的,这种机抛秧的方式反青快,抢时节,亩产高,今年我的亩产相比往年每亩提高了40多公斤,亩产达到了500公斤以上,加上政府发放的粮食奖补,我的日子是越过越好,哈哈哈,”齐剑波对告诉笔者。
近年来,冷水滩区各乡镇均有劳动力流失,村里土地撂荒现象。冷水滩区区政府出台粮食生产激励机制,推行“种粮得补贴、不种粮不得补贴”政策,区农机部门大力推广新机具,新技术,该区伊塘镇龙井村因地制宜发展水稻机抛秧技术,引进机械化抛秧技术管理,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增加经济收入。
为更好地发展水稻种植产业发展,该区除积极抓好农村土地流转和农田水利、机耕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外,还通过建立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举办水稻农机生产现场会等形式普及新型农用机械使用知识,宣传农机补贴政策。
据统计,截至7月26日,该区组织3万台农机具投入“双抢”工作,现已完成早稻收割18多万亩,机械化覆盖率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