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太空种子“下凡”!航天丹参亩增产3000斤、玉米亩增产300斤


来源/作者:莱州市农业农村局   王帮高日期:2021-08-02【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早就听说莱州有一家专门从事航天农业且信用良好的公司——山东一恒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一恒公司”),日前,记者一行慕名进行了探访。走进一恒公司位于莱州市永安路街道五个庄村的航天种植基地,只见紫色的丹参花儿开得正好,笔直的芝麻有一人多高,传统大田作物玉米、当地的优势种植作物花生更是长势喜人……让人忍不住拍手叫好。

   一、利用航天技术,太空种子“下凡”

   “这些作物能长这么好,都是因为种子不一般,不管是丹参、芝麻,还是玉米、花生,全都是利用航天育种技术培育的太空种子。” 一恒公司董事长许炳立指着一块块示范田,为我们普及了航天育种知识。

   航天育种,又称太空育种。科学家利用航天技术,将作物种子、组织、器官或生命个体等搭载到宇宙空间,在宇宙空间微重力、 超真空、强辐射等特殊环境的诱变作用下使种子产生变异。这些种子返回地面后,再经过培育、筛选,就会成为具有明显优势的新品种,这类种子统称太空种子。

   “早在1987年,我国就开始利用航天技术进行育种,现在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新品种或新组合已有30多个。”许炳立介绍,一恒公司在莱州进行航天育种已有10多个年头,并取得突破性成果,公司研发的丹参新品种——航天丹参在当地很受欢迎,种植面积已达上万亩。

   “在航天育种技术应用以前,要想得到品性更加优良的作物品种,人们只能通过自然条件下的基因突变来进行杂交育种,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往往需要好多年。现在,经过航天育种技术的运用,大大缩短了育种年限。”莱州市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王志强说。

  许炳立告诉我们,目前,一恒公司已成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育种中心航天育种基地、烟台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航天育种示范基地、烟台军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航天育种基地。

   “利用航天育种示范基地,我们将航天育种培育出来的最新品种快速推广开来,大大强化了当地的农业科技创新,引领了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许炳立说。

   二、种子表现不俗,助力农民增收

   “这片丹参有30亩,是今年3月份种的。丹参生长期为一年,除了3月份,11月份也是最佳种植期。”许炳立介绍,丹参是一种耐旱作物,普通丹参亩产只有两三千斤,航天丹参却能达到五六千斤。因为去太空“飞”了一圈,丹参的根系变得十分发达、粗壮,丹酚酸和迷迭香酸的含量也很高,分别达到3.2和3.5以上,特别是丹参酮含量更是达到普通丹参的2倍以上。

   “在我们公司的航天育种推广中,丹参是比较成功的一个品种。我从一开始的个人种植到现在上万亩的产业规模,主要是丹参的药用价值吸引了我。丹参对‘三高’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有很大帮助,市场前景广阔。”许炳立说。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理念的提升,丹参需求量不断增加,为了提高种植户的积极性,一恒公司采取了“企业+农户”的合作方式,与种植户签订了保底回购协议,实现了农、企双赢。“保底收购价1.5元一斤,一亩地正常情况下产量在4000-6000斤左右,亩收入能有6000-9000元。有了保底价,种植户种得安心,我们产品的供应也得到了保障。”许炳立说。

   太空种子中不光是丹参种子表现良好,其它种子也给种植户们带来了惊喜。王志强告诉我们,去年,在莱州市夏邱镇李金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中,55亩航天丹参喜获丰收,而在东草村种植的50亩航天玉米亩产达到1800斤,比同一地块普通玉米产量高出300多斤。

  三、强化人才支撑,助推产业振兴

   “太空种子‘下凡来’,大大提升了我们莱州农产品的竞争力,确保了粮食稳产增产,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航天育种产业已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助推器。”王志强说。为了进一步发展航天育种产业,一恒公司还将目光聚焦在产品深加工上。在一恒公司的航天农产品展厅内,一大群中老年朋友,对航天丹参开发出来的各种衍生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丹参是一味药材,古人云‘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它是养血活血的良药,根经过深加工,可以用作药品原料,还被我们制作成了保健养生的丹参茶,目前已成功推向市场,受到业界认可。”许炳立说。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2019年,一恒公司引进高科技人才,成立了山东省院士工作站,构建起航天育种科学研究、品种选育、产品研发、成果推广的共享平台。公司相继研发出了新的航天产品,包括航天蔬菜、航天姜茶、航天丹参酒、航天芝麻油、航天大豆粉、航天黑小麦加工而成的富晒面条等,深受市场欢迎。


添加人:汪岩 内容审核:朗月
欢迎分享,转载请保留出处及作者。 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与监理网(http://came.net.cn/)。 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中国农机推广网」,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信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