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烟花”七月下常州,农业农村人“逆风”守护农业生产


来源/作者:常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日期:2021-08-05【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7月下旬,第6号台风“烟花”逼近常州,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部署要求,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救大灾,早研判、早谋划、早动手,迅速进入“应战状态”,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合力打赢防汛抗台硬仗。

      一、做牢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地

      7月23日下午,市委市政府防汛抗台工作部署会议后,局主要负责人即时召开领导班子和处站主要负责人紧急会议,第一时间传达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要求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努力打赢防汛防台风这场硬仗。7月24日,全省农业防汛抗台风工作视频会议后,局主要负责人对全市农业防汛抗台工作进行再强调、再部署、再落实,要求全力以赴、全面应战,力争最大程度减少损失。各级农业农村管理部门责任落实到镇、村、组,运用一线工作法,筑牢基层防范“第一道屏障”,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守牢不出现伤人亡人事故和重大灾害损失的底线。

      二、做细各项防台关键措施

     市农业农村局要求各部门准确研判趋势,科学有效落实防御台风的各项关键措施。加强与气象、水利、应急管理部门的资源共享,密切关注台风路径方向,利用各类媒体大力宣传防御台风措施,针对性做好风前、风中、风后应对措施。立足防抗结合,提前研究制定防高温热害、防干旱及旱涝急转、防强(台)风、防冰雹灾害、防低温冷害、防病虫害等分作物分灾种的防灾减灾技术意见。突出灾害监测预警,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和防御应对措施,加强信息调度会商,及时准确掌握墒情、苗情、水情、灾情等有关情况,落实针对性的防范防御措施,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根据灾害性天气气候形势,适时启动《常州市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急响应,加强应急值守,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和农情每日上午6点下午3点双报制,遇有紧急情况及时上报,并第一时间做好救灾措施,减轻损失。组建防汛抗台党员突击队,挑选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青年党员组建党员突击队,随时待命前往一线开展救灾工作。相应职能部门各司其责,共同做好防灾减灾各项工作。

      三、做实资金和技术扶持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进生态高标准农田、美丽农田试点建设,投入各级财政资金7500万元新建旱涝保收、亩产吨粮的生态型高标准农田4万余亩。认真宣传落实各类种粮补贴政策,发放中央稻谷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资金2.33亿元,继续安排1300万元市级资金开展水稻田生态补偿,安排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3700万元,从今年起对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基础保险保费实行政府全额补贴,及时启动农业灾害保险理赔,减少农民因灾损失,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种粮收益。加强救灾物资准备储备,安排专项资金采购必备应急救灾物资。加大粮食生产科技创新研发,继续组织实施市农业重点研发项目,调整优化实施内容和支持重点,围绕水稻新品种选育与应用示范、稻麦减肥减药新技术研究与应用等组织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1项,安排经费250万元,提高了粮食生产科技创新水平,促进了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四、做精督查和服务指导

       建立防灾减灾领导挂钩督查指导推进工作机制,成立由市农业农村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职能处室(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8个督导组,下沉基层、分片督导,在关键时间节点赴生产一线,督查各地应急值守、隐患排查和防灾减灾各项措施开展落实情况。动员种植户提前做好水稻、果树、蔬菜地的沟系配套与疏通,调度安排好排涝设备,确保田间积水及时排出,对已成熟的蔬菜瓜果等及时采收。加强农作物病虫情监测,切实做好水稻叶稻瘟,“两迁”害虫等重大病虫害防治。做好池塘塘埂加固等维护工作,注意观察、适时排水,防止养殖对象逃逸。组织广大农技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加强技术服务,指导农民落实田管措施,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


添加人:张耘祎 内容审核:朗月
欢迎分享,转载请保留出处及作者。 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与监理网(http://came.net.cn/)。 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中国农机推广网」,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信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