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安定区设施农业让农民增收又多了“一季”


来源/作者: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张含华日期:2022-01-25【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北方的冬季天寒地冻,大部分农户进入“农闲”时节。而设施农业的发展,让定西市安定区的蔬菜种植不再局限于夏秋两季的高原夏菜,而是通过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让农民增收又多了“一季”。  

  寒冬时节,室外寒风凛冽,但走进安定区巉口镇的银鑫蔬菜大棚,棚内温暖如春,绿意盎然。大棚的主人张亚东最近正忙着和高薪聘请的山东寿光技术员一起查看蔬菜长势,并组织人员对成熟的辣椒、茄子等进行采摘。

  据了解,2020年春天,一心想搞设施农业的张亚东去山东寿光学习蔬菜种植,在朋友的引荐下结识了当地蔬菜种植能手秦安刚,并以每月1万元的工资请他到定西来当技术员。

  据张亚东介绍,自从洮河水引入安定区后,他就开始搞设施蔬菜种植,总共投资300万元,政府补贴100万元,共建有12个大棚,第一年纯收入30万元。不仅如此,他还带动周边40户农户就近务工,户均收入36000元。

  因受温度气候光照等自然条件的影响,长期以来,定西高原夏菜种植只能在夏秋两季,大多数人在漫长的冬季和初春只能闲下来。而设施蔬菜种植让安定区不少农户一年四季都可以忙活,而且这项技术还从川区发展到一些深山区,尤以地处安定区东部的青岚山乡为代表。

  青岚山乡副乡长张鸿程介绍说,随着这几年设施农业的大力发展,这里的农民抓住有利时机,变冬闲为冬忙。目前,该乡种植反季节蔬菜3000余亩,为农民的持续增收奠定良好基础。

  安定区设施农业按照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通过种两次、获三收,以及一年2至3茬的种植模式,让不少农户通过“冬忙”实现增收的同时也为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增添了动力。据了解,2021年,安定区种植日光温室3200多亩,钢拱架塑料大棚1万多亩,总产值达到5.25亿元,惠及农户6400多户,15000多人。


添加人:朗月 内容审核:朗月
欢迎分享,转载请保留出处及作者。 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与监理网(http://came.net.cn/)。 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中国农机推广网」,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信息推送。